,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“嗯,贤婿的目光,也看得长远啊,上次山东之地遭灾,长安到洛阳,仅花了三天两夜,而从洛阳至灾地,却整整半月有余,而且损耗之大,明眼人任谁都能瞧出其优其劣。”李叔叔拍了拍自个的大腿有些伤感:“我大唐立国以来,百姓出以劳役,所为何事?还外乎有三,其一,征战沙场、为国效命,保家为国,使我大唐能下安皆安;其二,修整水利、疏通河道,让百姓能从中得利,少遭灾荒;其三、就是修筑道路,增加我大唐的商旅之流通,加强各地之间的往来,更是便于朝庭治理天下,掌控四方,可到头来,官吏进心了吗?百姓出了劳役,可照样路还是不成?朕也不能全怪官吏,也不能怪百姓......”
“岳父大人圣明,百姓每年抽时间劳役,虽然也是为了他们自己,但若各地之官员并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心思,对朝庭的政策没有宣传到位,或是宣传不够,他们自然觉得是为了他人而干活,这样一来,就缺乏了自觉性,就算是没有消极怠工之意,怕是心里也有想法,况且百姓不通建筑,不过是以按老法以黄泥铺道,不过年余又得重新修整,来来去去,总不是办法。”
“是啊,所以,老夫才咬着牙,顶着这满朝的压力,以战俘修筑道路,以工部的官吏为导,以军人监押,战俘既得不死,又能饱腹,长年筑路,反比百姓劳役更加快捷。嗯,扯远了,贤婿还是快快说下去。”
“其二,就是我朝的海运不足。小婿这一段时间以来常常对我大唐辽东一战的后勤工作加以揣磨,其中发现了一个道理。那就是,海运,优于河运,而且比之驱使百姓运送粮赋有更大的便利空间。”李叔叔微微一扬眉,看着我。“你且说说,怎么个便利法?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“岳父大人,小婿曾算过一笔帐,辽东一战,发民夫二十万,所运的大军粮草锱重不过其半,而壤平道行军大总管张大将军所率之海军,以舰船所运的大军粮草锱重同样也近其半,可是,只需水手不过两万,民夫发运,必须要由洛阳经晋阳而至营州,再经营州转往辽州,路遥千里,耗时日久,所以我大军未动,粮草锱重已经在数月之前就往营州输送,其中的耗费,尽然过半,而海运。起于洛阳,由山东之莱州而发,至卑沙城,海路不过三百里之遥,二日即到,其中之耗,几可不计,相一对比下来,小婿才惊觉其中的差异之大。”我话音刚落,李叔叔倒真是吃了一惊坐起了身来,敲着茶几:“真有此事?”
“岳父大人,这还是因为小婿与前工部尚书,如今之工部大匠作阎立德交好,从其处而得知的,非是小婿戏言尔。”我正容道。
谈了一大堆,关于江南一带的发展状况和预期前境,但是,有些事儿我没跟李叔叔说,毕竟是家里人,有些事儿要好说得多,而且我大哥更能理解我的想法,最主要的是,我希望让大哥能多建功勋,我若是直接跟李叔叔说了,到头来也不过是拿点儿赏赐,那可就太还不来了。
正事聊完,跟李叔叔一起下了游泳池里畅游了一趟,一身的热气全收,任由着水波把自己挤来飘来荡去,李叔叔坐在池边,抹了把脸上的水渍:“贤婿,老夫尝听人言,你欲请奏科举增加考农学之科目,可有此事?”
正在感受水的清凉的我下意识地一愣,抬眼皮瞅了李叔叔一眼,老流氓啥意思,李治这小屁孩不傻,咱把名声推我身上了?
李叔叔似笑非笑地道:“你瞅老夫也没用,稚奴告诉老夫的时候,老夫就料定是你干的,不然,为何《大唐时代周刊》、《大唐日报》之上何以出现占城稻的消息,稚奴老实,老夫不过一问,这孩子就直接说了,是你的主意,他亦觉得你的这个建议于国,于民,于社稷皆有大利。”
“其实这事儿也是我与太子殿下在讨论占城稻时起的念头,也与太子殿下进行了交流,所以,岳父大人猜对了一半而已。”我耍无赖,不过这也是实话,况且李治也很快就能领悟到我的心思,所以,我这么说并没有什么欺瞒之处。
“呵呵呵,老夫可没精神跟你们计较,不过,这话确实让老夫很是警醒,只不过,科举之制的改革,不能光急... 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